/tmp/php78o2Fm  

 

 

文:Xavier

今年是黃埔軍校百年校慶,最近中國邀請國軍退役官兵前往廣州黃埔軍校參訪,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在兩岸近年關係日漸緊張之際,更引起外界熱議,引來統戰、人身安全等質疑,另方面也看出兩岸在爭奪歷史的話語權跟解釋權。

 

撇開這些紛紛擾擾,尷尬的是從我國官員們到基層臺灣民眾,知道什麼是黃埔軍校的人恐怕很有限,藉這個機會我們就來了解過去影響國共雙方巨大的黃埔軍校。

 

過往歷史上俗稱的黃埔軍校正確名稱是陸軍軍官學校,鑒於過去革命依賴軍閥帶來的眾多挫敗教訓,國父孫中山先生有意創辦一所軍官學校,成立革命政府直接指揮的革命軍隊。

 

民國12年11月國民黨中央臨時執行委員會決議成立軍官學校,隔年1月孫中山正式下令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由蔣介石(蔣中正)擔任委員會的委員長,校址選在廣東的黃埔島,這就是最初黃埔軍校名稱的由來。

 

同年6月黃埔軍校開課,校長就是蔣介石,初期的軍校組織幹部國共皆有,也引進蘇聯顧問。該年黃埔軍校生平定了廣州商團事變,為軍校生首度參與軍事行動,隨後又進行北伐戰爭,皆有不俗表現。

 

由於蔣介石擔任過黃埔軍校校長,透過這層關係,蔣介石後來在許多國民黨將領面前都喜歡自稱校長。後續國民政府高階將領也大多出自黃埔軍校,第一期生就出過胡宗南、桂永清等不少國軍上將。黃埔生被蔣介石視為正統或嫡系,在蔣介石心中有較崇高地位。

 

最近賴總統在陸軍官校致詞,不知有意還無意,並沒有提到蔣介石,Xavier認為不論政治立場為何,蔣介石當過陸軍官校校長是不爭的事實,這是歷史的一部份,實該客觀給予歷史尊重。

 

國共內戰中黃埔生對蔣介石來說可謂愛恨交加,大陸時期國軍對共軍戰績最顯赫的將領胡璉,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臺中清泉崗機場名稱由來、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的邱清泉,則在徐蚌會戰陣亡,和胡璉同期的李彌又在緬北寫下傳奇。

 

然而共軍將領中也有一些出自黃埔軍校,如替中共打下中國半壁江山的林彪,就是黃埔生,說來也是蔣介石的學生。新中國成立後鬥爭激烈時林彪還曾透過管道向蔣介石示好,試圖替自己留條後路,有意思的是跟林彪在軍校同期的同學胡璉則是共軍死對頭。

 

其他像是徐向前、陳賡等共軍名將也是畢業於黃埔軍校,其中陳賡還救過蔣介石一命,陳賡效忠共產黨的身分,讓蔣介石心中無奈卻又莫可奈何。

 

因此國共內戰戰場上經常出現黃埔軍校同學之戰、學長學弟之戰和老師學生之戰這樣的景象。國軍將領中在國共戰場陣亡的有,只是隨著國民政府在戰事中失利,戰敗被俘或主動投共的國軍將領也不在少數。

 

由於國共內戰的後遺症,以及兩岸軍事力量日漸懸殊,黃埔軍校一詞變得越來越敏感,被賦予不同的色彩,兩岸也在爭奪歷史話語權。不論如何,當年黃埔軍校確實對國共兩黨和兩岸近代史影響巨大,即使黃埔生們效力於不同陣營,有著不同立場。

 

[Xavier說民國史] 國民政府曾遭美國武器禁運將近十個月

[Xavier說民國史] 抗戰結束國民政府曾進佔越南北部

[Xavier說民國史] 蘇聯曾找蔣介石密謀反攻大陸

 

Xavier元創主義Facebook粉絲團:

看Xavier獨特觀點的精闢解析

arrow
arrow

    Xav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