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jvmMOB  

 

 

文:Xavier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的雙堆集之戰為國共在會戰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國軍南線主力第12兵團在雙堆集遭數十萬共軍圍攻苦撐20多天,12兵團雖然最後覆滅,共軍付出的代價也相當驚人。

 

12兵團在徐蚌會戰原先的任務是向北打通津浦線馳援第7兵團,中共中原野戰軍(簡稱中野)設下一袋狀陣地準備合圍12兵團,由於前線敵情不明國府高層產生誤判仍強令12兵團北進,加上兵團司令官黃維猶豫不決不敢違背上級命令,導致12兵團行動遲緩落入了中野的合圍之中。

 

一開始12兵團準備向固鎮轉移時中野突然發起襲擊,12兵團猝不及防一度陷於混亂,不過12兵團終究是國軍精銳,即使蒙受損失還是能穩定下來。起初12兵團嘗試集中兵力突圍,不料110師師長廖運周叛變(本身是潛伏共諜)打亂突圍計畫,突圍宣告失敗,蔣介石下令12兵團轉為固守待援。

 

從兵力上來看,12兵團建制約有12萬人,中野有18萬人(可能還有其他地方部隊參戰),共軍在正規軍人數上雖略佔優勢,但火力12兵團卻強的多,而且12兵團官兵戰力強並且戰鬥意志高,裡面胡璉帶出的18軍更是國共內戰中國軍最常戰勝共軍的部隊,注定了雙堆集之戰是徐蚌會戰中最慘烈的圍殲戰。

 

12兵團確實打得相當頑強,防禦中帶有攻勢,初期還會主動出擊擴大佔領地盤,有段時間官兵更是非死即傷不輕易被俘,中野很難抓到俘虜,曾提出”沒有活的也行”,可見12兵團抵抗之堅強,中野陷入傷亡大、攻勢進展緩慢的窘境,吃不下12兵團。

 

後來國軍徐州杜聿明集團在撤往永城過程中由於蔣介石的昏招,杜聿明集團也陷入華東野戰軍(解稱華野)的合圍,整個徐蚌戰場上形成兩大包圍圈,共軍權衡過後決定先集中力量解決12兵團,華野7縱、13縱和特縱一部投入雙堆集戰場,12兵團面臨的壓力遽增。

 

很多人認為12兵團是被共軍優勢人數所打垮,Xavier要提出的是特種兵縱隊等華野部隊砲兵的投入影響巨大,因為這大大增強原先中野薄弱的火力,不單只是人數增加。誠如共軍所言,要不是華野的支援,中野打光了也吃不下12兵團。

 

反觀12兵團起初雖然裝備好,但彈藥消耗巨大,被圍後補給困難,有限的空投亦杯水車薪,共軍後勤補給卻源源不絕,情勢逐步逆轉趨於劣勢。

 

即便如此12兵團在雙堆集戰場依舊打得相當出色,如張圍子、馬圍子、小馬莊和大王莊一線都曾給予共軍重創,共軍不少連、營和團人數幾乎打光,有些師因為傷亡太大失去戰鬥力被迫退出戰場,像是大王莊之戰共軍傷亡就達7、8千人,進攻一個小村莊傷亡如此之巨十分驚人。

 

雙堆集之戰12兵團堅撐到最後才實施突圍,兵團司令官黃維和18軍軍長楊伯濤等高階軍官在突圍過程中被俘虜,對共軍戰績最顯赫的副司令胡璉則成功突圍而出,但也受到重傷。之後胡璉也來到臺灣,在東南沿海的島嶼作戰曾多次得手,依舊讓共軍相當頭痛。

 

根據戰後共軍公布的數據,殲滅12兵團中野傷亡近3.7萬人,不過如上面所言,光一些爭奪激烈的村莊,共軍加起來傷亡可能就有數萬人,打12兵團的實際傷亡肯定比3.7萬多很多。

 

曾有戰史研究者認為3.7萬這數字前面再加一個1也不為過,圍殲12兵團中野和華野實際傷亡已難以估量,但從一些戰鬥細節和局部數字來推算,達到10萬人或更多確實是很有可能的。然而,畢竟12兵團是國軍精銳,損失了18軍等菁英,這傷亡代價對共軍來說依然是值得。

 

[地名說歷史] 金門伯玉路、伯玉亭是為了紀念胡璉將軍

[Xavier說國共史] 從孟良崮到南麻戰役:胡璉的11師如何擊敗共軍?

 

Xavier元創主義Facebook粉絲團:

看Xavier獨特觀點的精闢解析

arrow
arrow

    Xav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