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1471  

 

文:Xavier

蔣介石八田與一銅像被斷頭,一連串激烈的行為逐漸在臺灣社會引發關注,八田與一銅像事件甚至引起日本主流媒體報導。表面上是幾座銅像遭到破壞,實際上代表的是臺灣長久以來的意識形態之爭,背後充滿政治動機和錯亂的認知。

 

提到八田與一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興建工程,1916年桃園大圳開工後,日本總督府土木局派八田與一技師至嘉南平原調查,評估過後決定興築嘉南大圳灌溉嘉南平原,八田與一後來擔任烏山頭蓄水池事務所所長,負責工程監督指揮,為嘉南大圳完工的重要推手。

 

據統計,嘉南大圳完工8年後,水稻收穫量比完工前增加6.45倍,甘蔗收穫量則增加3.5倍,土地價值亦翻了數倍。當然,農作物產量增加還有其他因素影響,必須考量更多條件評斷才會精確,但收穫量增加應是不可否認的,這被視為八田與一最大的貢獻、很多人感念他檯面上的主要理由。

 

只是事情往往必須經由多個層面來檢視,就八田與一而言他是個稱職的技師,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對臺灣農作產量有了貢獻。不過得了解,日本總督府當初在臺灣建設包含日月潭發電廠、嘉南大圳在內等眾多大型公共工程,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讓日本能更有效率的利用臺灣資源,自始自終都是為了殖民母國日本本土著想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作者谷川勝三雖然在書中表達了對八田與一的景仰與敬佩,認為嘉南大圳對臺灣的農作有幫助,但他在書末也寫到發人省思的一段話:「嘉南大圳雖給農民帶來了很多恩惠,但日本政府和總督府並非優先考慮嘉南農民,為改善他們生活而開發的。」

 

接著谷川勝三還特別寫了這段文字「他(日本政府和總督府)是將臺灣視為日本的糧食供應地和經濟的安全閥,以增產糧食而開發耕地為第一,以提高臺灣農民水準為次要的吧!」可說連一位尊崇八田與一的日本人都心知肚明這樣的事實,我們臺灣人又豈能無視?

 

1918年日本爆發「米騷動」糧食危機,為了配合日本本土糧食政策,臺灣總督府著眼於擴大臺灣稻米耕地面積、加強水利灌溉設施,以增加臺灣稻作輸往日本,嘉南大圳即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開始規劃興建。

 

現今很多人只知道嘉南大圳提高了嘉南平原農作物產量,卻不知這段歷史緣由:的的確確是為了解決日本本土的糧食問題而衍生。如同谷川勝三所承認的,從頭到尾都不是為了臺灣農民,偏偏有不少人一味放大八田與一的建築功績,對這段前因後果不是無知就是刻意忽略。

 

至於嘉南大圳對糖業的影響,矢內原忠雄在著作《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提到:「嘉南大圳的社會意義則歸諸:1.糖業資本的保護 2.完全適合糖業資本的利益 3.獨占資本主義更高度的發展」意指圖利的還是日資製糖會社,陳正茂在《台灣經濟史》一書就做出如是的評論。

 

為什麼嘉南大圳是日本殖民時代的附屬產物、為殖民母國而生,卻還是引起特定臺灣民眾和媒體的頌揚,而且隨著時間推進不但沒有淡化,近年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說穿了還是部分臺灣民眾的中國心魔在作祟

 

由於對現今中國、對當初國民政府等外來政權的恐懼和仇視,特定群眾在走不出陰影的情況下,往往會把情感轉移到日本身上,一方面藉此襯托出中國和外來政權的不是,另方面又能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滿足內心的缺陷面,尋覓安定感。

 

八田與一就是非常好的情感寄託,他較無軍國主義包袱,而且的確對臺灣民生有些許貢獻,近來特定色彩的族群會頻頻對他投與眷戀的眼神也就不用覺得奇怪了。其他像是慰安婦問題臺灣社會總有聲音想刻意淡化及試圖開脫,以及現在許多民眾嚮往臺日友好,追根究柢其實都參雜對中國的情緒在

 

身為閩南族群的Xavier對這樣的情況憂心忡忡,在中國的壓迫下,臺灣民眾不但沒激發出自立自強的決心和勇氣,反而出現依賴的心態、一味逞意氣之爭,對日本流於無謂的濫情。結果我們不但更無法在中國面前立足,在臺日關係中又被日本掐緊脖子吃定,就像冷水煮青蛙,危機在擴大卻不知覺,還理直氣壯。

 

[元創話語] 反課綱微調 - 慰安婦爭議:過度仇中後的歷史扭曲

 

(本文圖片來源:NHK截圖)

若喜歡本文歡迎按讚並分享出去

Xavier元創主義FB粉絲團:

獨到觀點的精確剖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avier 的頭像
    Xavier

    Xavier 元創主義

    Xav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