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ernehmen Barbarossa_巴巴羅莎計畫  

 

文:Xavier

希特勒(Adolf Hitler):「當巴巴羅薩作戰開始實施時,全世界將大吃一驚。」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正式實行巴巴羅薩作戰(Unternehmen Barbarossa)進攻蘇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自此揭開序幕。

 

東線戰事一開始德國就投入巨大的資源,出動3712輛坦克、7184門火砲和4950架戰機,軸心國部隊動員的兵力達到550萬人,給予蘇聯前所未有的壓力。一開始如同在西歐的作戰一樣,德軍的閃電戰勢如破竹,讓蘇聯損失慘重。

 

總計戰役爆發短短幾個禮拜,蘇聯就有28個師被德軍消滅、70個師損失過半,傷亡逼近80萬人,德軍卻只傷亡15萬人。蘇軍還損失火砲1.8萬門、坦克1萬1700輛、飛機3900架和2000車皮的物資。

 

一個月後的基輔戰役更達到了高潮,成為蘇軍史上被殲滅人數最多的一場戰役,一共損失5個軍團,光是被德軍俘虜的蘇軍就超過66萬5000人。在德軍強大的攻勢之下,史達林(Joseph Stalin)一度動起跟德國和談的念頭,只是最後不了了之。

 

根據巴巴羅薩作戰原先的目標,德軍必須防止蘇軍主力撤退到東部,迅速殲滅蘇聯西部地區的蘇軍,最後攻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加爾河和阿斯特拉罕一線,佔領大部分的歐俄平原,整個東線戰事力爭在1941年冬天來臨之前結束。

 

只是接下來戰局的發展並不如起初順利,德軍攻勢的勢頭在1941年年底被喝止住,既沒徹底殲滅蘇軍主力,也沒佔領原先預定攻下的地盤,巴巴羅薩作戰宣告失敗。之後德蘇雙方又進行了3年多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最後蘇軍攻進柏林,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宣告滅亡。

 

蘇聯究竟是如何戰勝曾經不可一世的德軍呢?首先是蘇聯擁有龐大的領土、人力和各項資源,特別是國土面積大讓蘇軍擁有足夠的戰略轉移空間,來爭取更多時間。否則要是蘇聯領土只有法國的幾倍大,在德軍操演純熟的閃擊戰之下,恐怕蘇軍早就灰飛煙滅了。

 

如德國陸軍元帥倫德斯特(Von Rundstedt)所說的:「俄國的廣大吞噬了我們。」面對蘇聯彷彿看不到盡頭的領土,德軍有種使不上力的無力感,兵力趨於分散,無法速戰速決,最後陷入十分不利的資源消耗戰。

 

蘇聯軍隊的抵抗也超乎德國預期,德軍經常得付出更多代價,慢慢被削弱。德國陸軍參謀總長哈爾德(Franz Halder)就曾這樣形容:「俄國人可不像法國人,他們即使被打敗了,還是不肯逃跑,必須一個一個把他們殺死在森林裡、沼澤裡。」冬將軍”氣候幫了蘇聯另一個大忙,蘇聯寒冷漫長的冬天讓德軍補給陷於瓶頸,無法展開更強大的攻勢。

 

除了上述幾個關鍵因素和德軍可能的戰略戰術失誤外,Xavier認為還有兩個原因過去較少被注意卻影響舉足輕重,第一個是日本沒能在遠東地區策應德國作戰,從東西兩面同時夾擊蘇聯,事實上德國早在德蘇戰爭初期就曾多次要求日本參戰。

 

德國外交部長在1941年7月10號對他們的駐東京大使發出一份電報,裡面提到:「我要求你用一切辦法繼續要求日本盡早參加對俄國的戰爭……日本參戰越早越好。德日兩國的目標當然是在冬季來臨之前,在西伯利亞大鐵路上會師。」

 

只不過日本因為有自己的考量,始終不願明確允若德國。戰力上日軍或許不是蘇軍的對手,但只要日本參戰,蘇聯就得被迫分出更多部隊到遠東,這對歐洲戰場的德軍無疑是相當有利的,將大大減輕東線德軍的壓力,有機會獲得更大的戰果。

 

第二點是戰爭期間以美國為主的同盟國對蘇聯大力支援,根據統計德蘇戰爭期間盟國一共援助蘇聯258.6萬頓航空汽油,是蘇聯自產的1.43倍,輸入32.8萬頓飛機鋁材,蘇聯自產僅為26.3萬頓,援助各式車輛50.1萬輛,蘇聯自產的卡車才占5%左右,不少品項盟國的援助都超越蘇聯自身的產值。

 

此外,蘇聯還從盟國獲得1萬4000多架戰機以及1萬2000多輛戰車,其它各項物資亦不勝枚舉,總值超過百億美元。試想要是沒有同盟國的援助,蘇聯在二戰中的戰力將大打折扣,能不能挺過這麼龐大的資源消耗戰,恐怕得打個大問號了,整個德蘇戰爭的歷程也將改寫。

 

過去在政治因素下,這些「事實」總刻意被淡化冷處理,畢竟對蘇聯來說並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德蘇戰爭期間外國的援助越多,越不能襯托出紅軍的英勇,塑造史達林的領導聲望,不利於政治宣傳,再一次驗證了歷史永遠不是單純的歷史。

 

[Xavier說二戰史] 敦克爾克大撤退:光榮的背後是失敗

 

Xavier元創主義Facebook粉絲團:

看Xavier獨特觀點的精闢解析

arrow
arrow

    Xav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