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  

 

文:Xavier

說到國共戰爭國軍的經典戰役,臺灣人都知道的是1949年的金門古寧頭戰役,為國軍在大陸沿海打的一場勝仗,但很多人不知道古寧頭戰役爆發前2個月國軍也曾在湖南青樹坪擊敗過共軍。

 

這兩場戰役可說是自1949年國共和談破裂、解放軍渡江向全國進軍後,國軍對共軍雙方參戰人數達到師級規模的代表性勝仗,在國軍大潰敗、共軍席捲大陸之際可說十分難得。究竟當時古寧頭跟青樹坪戰役有什麼特別之處和指標意義,還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就讓Xavier說給你聽。

 

我們先說金門古寧頭戰役,解放軍在1949年10月解放福建大部分地區後,最初對福建沿海的金門跟廈門有三套進攻方案,分別是金廈並舉、先金後廈跟先廈後金,最後解放軍選擇先進攻廈門再攻擊金門。

 

攻下廈門後,解放軍按計畫將矛頭指向金門,沒想到結局卻跟廈門戰役大相逕庭。金門決戰結果共軍登島3個多團的部隊遭到國軍全殲,創下國共內戰史上國軍第一次將師級規模共軍消滅的紀錄(註1),這就是為什麼古寧頭戰役會引起這麼大的震撼、受矚目的原因,兩岸對該戰役都有相當多的研究。

註1:共軍在西路軍之戰跟皖南事變雖然損失慘重,但都不至於全軍覆沒。

 

共軍當時會失利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輕敵、在沒做好充分準備下貿然發起攻擊,以至於後續部隊在船隻不足下無法有力增援登島共軍,最後遭到國軍優勢兵力擊敗。中共中央軍委戰後亦承認:「查此次損失,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為輕敵與急躁所致。」

 

金門古寧頭戰役讓解放軍體悟到登島作戰的困難和複雜性,加上不久後共軍又在登步島受挫,解放軍對大陸沿海的島嶼作戰態度變得較為謹慎,隔年的海南島戰役共軍就做了較充分的準備,成功拿下海南島。

 

長年以來外界習慣把焦點放在金門古寧頭戰役,其實當初金門還差點爆發第二次戰役,解放軍曾計畫以5個主力師再次進攻金門,這對金門國軍來講就會是真正的考驗,只是因為遇到韓戰爆發,最後解放軍進攻金門以及臺灣的計畫不了了之。

 

另一個Xavier要提到的湖南青樹坪戰役雖知名度不像金門古寧頭戰役那麼高,但也是很有指標意義的一場戰役。青樹坪戰役(又稱永豐大捷)來自一個意外,1949年8月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49軍奉命追剿陳明仁起義部隊的叛軍,該軍146師因為冒進位置過於突出,遭到國軍伏擊。

 

一開始146師還相當興奮,認為咬住了國軍的大魚,殊不知已陷入孤立並且遭到白崇禧(註2)的桂系(廣西軍系)精銳第7跟第48軍圍攻。經過2天激戰,146師遭受重大殺傷,最後趁著黑夜以及友軍145師接應,146師才脫逃出包圍圈,並沒有像隨後的金門戰役那樣打成殲滅戰。

註2:白崇禧即為作家白先勇的父親,他後來也有隨國民政府來臺灣,和蔣介石有不少恩怨情仇。

 

解放軍為什麼在青樹坪戰役踢到鐵板,跟金門古寧頭戰役都有類似的原因,那就是輕敵,低估了華中剿總白崇禧跟桂系部隊的戰力。49軍軍長鐘偉戰後檢討也認為:「對桂系主力的戰鬥力估計不足,認為白崇禧沒什麼了不起,犯了麻痹輕敵的錯誤。」

 

當時146師的情況確實相當危險,要是戰役再多打個幾天沒有其它後援到來,恐怕146師真的會被擊潰,該師師長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未知數了。不過這樣的教訓顯然共軍並沒有真正記取,2個月後第三野戰軍在金門戰役損失更慘重,這兩場在大陸本土和沿海外島的挫敗,無疑成了解放戰爭後期共軍的最大污點。

 

青樹坪戰役另一個引發關注的是共軍到底損失多大?依照解放軍戰史,解放軍宣稱146師傷亡877人、接應的145師傷亡470餘人。國軍則是記錄解放軍傷亡4000多人,俘虜2000餘人。

 

解放軍實際損失或許不見得像國軍宣稱的那麼多,不過以事後第四野戰軍49軍都沒擔任戰役主力來看,146師損失恐怕也遠超過解放軍提出的數字,傷亡上千人應該跑不掉。

 

不過青樹坪戰役對白崇禧本人或國軍並非全然是正面的影響,不久白崇禧在衡寶戰役想再複製一次”青樹坪經驗”,試圖藉此爭取美國援助,但這次不但沒吃掉共軍,反倒被共軍拖住遭林彪主力部隊圍攻而重創,連桂系最具戰鬥力的第7軍都賠掉了,青樹坪戰役帶給白崇禧的信心反而釀成災難。

 

不論如何,在當時中國各戰場國軍普遍被解放軍追著跑的情況下,古寧頭跟青樹坪戰役的勝利無疑是個亮點,只是由於局勢已惡化至無法挽救,對整體的後續戰事並沒有決定性影響,共軍還是攻佔整個大陸。

 

[Xavier說國共史] 四平街戰役:國軍不是勝利的勝利

[Xavier說國共戰史]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數字的解密

 

Xavier元創主義Facebook粉絲團:

看Xavier獨特觀點的精闢解析

arrow
arrow

    Xav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