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  

 

文:Xavier

1946年的四平街戰役遼瀋會戰前國共雙方在中國東北所進行最大的一場戰事,國軍和東北民主聯軍(東北共軍稱號)加起來一共有數十萬人參戰,也是早期國共爭奪東北最關鍵的一場戰役,誰贏了就能取得優勢掌握東北戰場上的主動權。

 

四平街雖然是個小城,卻位於多條鐵路的交會處,坐落於瀋陽跟長春兩大城市之間,交通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國軍目標是擊破四平街共軍,繼續往北推進來收復長春等要城,共軍則期望在四平街和本溪一南一北集結重兵給予國軍沉重打擊,以打開東北的局面。

 

國共雙方可說都對此戰勢在必得,蔣介石多次強調:「沒有四平街就沒有東北」,毛澤東則說:「化四平街為馬德里」,要求共軍要有傷亡數萬人的準備。不但林彪幾盡亮出全部家當在四平街跟本溪集兵近20萬,國軍在擊潰本溪共軍後,最後投入四平街的部隊亦高達10個師,被視為精銳的新一軍跟新六軍都參戰。

 

蔣介石甚至緊急將當時在美國開會的孫立人召回,孫立人來到新一軍軍部後連夜調整佈署,最後只花3天就攻進先前久攻不下的四平街,右翼廖耀湘的新六軍亦攻下位置關鍵的塔子山,林彪部隊在後路有被切斷之虞的情況下,被迫於5月18日午夜開始撤出四平街,避免遭國軍圍殲,持續1個月的四平街戰役以國軍勝利告終。

 

此戰共軍宣稱傷亡”8000人以上”,看似比預期少很多、損失不大,實際上像是共軍將領韓先楚等人回憶皆稱8000人是”老骨幹”,指的是原先從關內進入東北的幹部跟士卒,不包含後續眾多編入的新兵,所謂老骨幹以外的傷亡恐怕不會少到哪裡去。

 

又如萬毅的第三師戰前原本有1萬3000人,四平街戰役加上撤退潰散後只剩下4、5000人,由此可見保守估計四平街戰役共軍實際傷亡達到上萬人,8000人傷亡的說法只是為了顧及部隊顏面和士氣所給出的數字。雖然這數字在毛澤東戰前的預期和要求之中,但共軍卻沒化四平街為馬德里,撤退過程更損失慘重。

 

原本四平街戰役戰敗後,林彪的東北民主聯軍還想有計畫的撤退,沒想到國軍卻一反常態一路大膽追擊,這大大超乎林彪的預期,以致共軍從撤退變成大潰敗,不但公主嶺沒守住,長春、吉林等眾多要點也一一丟失。原來此時發生一件插曲:林彪旗下的一位作戰科副科長王繼芳向國軍投誠

 

王繼芳向國軍供出了東北民主聯軍的撤退計畫,國軍在掌握共軍動態之下,追擊過程自然相當順利,中央兵團的新一軍在6月初甚至只差十幾里路就打到哈爾濱,當時哈爾濱的共軍跟各機關已準備逃往佳木斯。這時候美國特使馬歇爾緊急介入調停,要求國共雙方停戰,否則就要斷絕美援,最後國民政府在各方壓力下停火,事後引發非常大的爭議。

 

一般認為正是馬歇爾的調停幫倒忙,若國軍繼續追擊下去原本有機會將東北共軍成建制殲滅,林彪部隊因為馬歇爾的調停死裡逃生,不久之後恢復了元氣。不過也有一種聲音認為,當時國軍佔領區域太大,由於要分兵駐守,已經出現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國軍同樣非常需要修整,兵力單薄之下繼續追擊不見得能占到多大的便宜,這樣的說法也是有其根據。

 

不論如何停戰在當時是符合中共意圖的,周恩來就積極遊說美方爭取停戰時間,終究給了林彪部隊想要的喘息機會。另外,在四平街戰役後,國府高層認為東北局勢已在控制之下,隨後把重心放在關內戰場上,加上關內共軍牽制,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給予東北國軍足夠的增援,以至於林彪部隊逐漸壯大,最後東北戰局演變成無法收拾的地步。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說國軍雖然打贏了四平街戰役,但就全局來看並沒有真正得勝的原因。當時中共若取得東北,就能獲得蘇聯的直接支援,並擁有東北包含礦產和工業物資在內等龐大資源,有了和國民黨一搏的雄厚本錢,還能南下攻取華北地區。

 

因此,國民政府應該集結重兵解決東北問題、確保東北的戰略在大方向上是對的,但由於當時中國各個戰場都要打仗自顧不暇、軍費開銷十分驚人,即使想全力支援東北國軍作戰也有其困難。就算關內更多國軍主力調往東北,關內共軍亦難壓制,還可能直接威脅國府政經中心所在的江南地區,屆時這樣的情況恐怕也不會被接受,國民政府其實是兩難。

 

我們可以說就當時的時空背景而言,國民政府經常陷入顧此失彼的困境,想在國共相爭中取得最後的勝利很難,這也是起初美國政府希望促成國共和談的原因之一。但就算國民政府願意和談,中共也不會放棄以武力奪取政權,雙方都想徹底消滅對方,和談從頭到尾都是個不可能真正實現的構想,國民政府終究一步步在戰場上失去對大陸的統治權。

 

 Xavier元創主義Facebook粉絲團:

看Xavier獨特觀點的精闢解析

arrow
arrow

    Xav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